全国两会期间,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也是代表、委员们热切关注的话题。当前中小民营企业密切关注减税降费政策以及账款回收问题,期待出台更有力度、更精准的税费支持措施。而对于“走出去”的民营企业而言★,期待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★,为民营企业★“出海”保驾护航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财税政策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力度有望提升★★。年初,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★,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衔接工作。
一系列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、热点问题,将在全国两会上得到回应与阐释; 下一个五年规划的讨论也将密集展开,一张关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已经呼之欲出。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中,“大力提振消费★★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位列首位★★★,同时部署开展★“提振消费专项行动”★。扩大内需是长期战略之举,而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,预计★★“提振消费★”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讨论热点之一。
日前,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★★,与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★“内卷式★”竞争进行深入交流。北京★、江苏★、湖南近期也纷纷部署★,整治★★“内卷式”竞争。
下一步,相关政策支持有望持续加力★★★。例如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支持企业★★、科研机构等加快算力、算法★、数据研究攻关,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,推动人工智能和重点行业深度融合。地方也积极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和优惠措施★★,争相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。
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★★★“中长期资金入市”预计将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,政策端对于资本市场★“1+N★★★”制度体系完善,如促进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、壮大耐心资本★★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方面的举措尤为业界关注。
2025年,不仅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圆满收官之年,更是中国迈向2035年远景目标新征程的关键一跃,其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。全国两会作为读懂中国政策走向★、经济脉动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,每年都会吸引中外无数关切的目光★★★。
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的92%以上;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★,民营企业占比扩大至92%以上。2月17日,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凯发手机版app★,这是中央时隔6年3个月再度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,释放了稳民营经济的政策强音。
今年以来,国产大模型DeepSeek凭借开源模式和成本优势迅速“出圈★★”,引发国内外热烈关注。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、字节跳动等企业纷纷宣布旗下AI大模型、AI应用新动作★★。
数据显示★★,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500家,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,产业链覆盖芯片★★、算法、数据、平台★、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。
大力发展资本市场★,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★★★,要“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,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★★★,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、适应性”。关于资本市场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★★★,继续成为各方关注焦点。
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★★★,需要引导行业和企业摆脱以低价、低质量★★★、低成本获取市场的手段,转向以科技创新引领的高品质差异化的良性竞争。同时,要有效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★★,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投资创新生态★。
备受瞩目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★★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也于4日举行预备会议和新闻发布会★,正式开启2025年“两会时间”。
业内认为,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★★”竞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、创新生产力发展路径的重要举措,重点是规范地方政府发展经济★★、扶持企业的政策举措,要加强对行政垄断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★★,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★。
去年四季度,在一揽子政策支撑下,消费已出现改善迹象。值得关注的是★★,今年的促消费政策重点提及服务型消费。2月10日召开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。会议提出★★,要聚焦牵动性强、增长空间大的消费领域★★,深挖消费潜力★★★;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,优化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供给,支持便民服务消费★★★,扩大文体旅游消费,推动冰雪消费★★,发展入境消费★。
财政与货币政策如何发力★★★?消费与内需如何有效提振★★?新质生产力将会带动哪些产业腾飞?两会“热词”背后的大政方针,不仅事关★“国之大者★★★”,也勾勒着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图景★。一起来看看今年两会的“热点话题”★★★。
与此同时,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正在审议过程中。
分析认为★★★,2025年各项政策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,推动经济回升势头进一步形成和加强,这对“十四五”到“十五五★★”的衔接将非常有利。预计政策将强调深化一些关键领域的结构性改革,包括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研发投入等;尤其在财政政策方面★,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定调是“更加积极★★”,也提出提高财政赤字率★★★、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等具体举措,市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部署,尤其是赤字率、政府债券规模等关注度都很高。
当前,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,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。企业新进展透露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新动向★★★,继2024年“开展‘人工智能+’行动”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★★,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★★★“人工智能+”有望继续成为热点话题。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★★,可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供给和场景需求对接,更好衔接技术创新、应用创新和成果转化各环节,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的★★★“最后一公里”,形成市场需求牵引的良性循环★★★。
展望今年全国两会★★,政策如何进一步发力以推动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★”规划目标任务以及为★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,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。
2月19日★,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“AI+”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,强调国有资本控股企业需紧紧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,坚定投入大模型技术的研发★★。为确保人工智能发展的要素支撑★★,会议要求中央企业在编制★★“十五五”规划时★,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重点,同时加大资金投入,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,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加宽容、自由和有耐心的发展环境。
事实上,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以来,宏观政策对于★★“内卷式★★★”竞争的关注度明显增加。今年以来凯发手机版app,多部门针对这一议题密切发声★★★,国家发改委、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多个场合密集表态,强调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★,积极化解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★,将积极化解一些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,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,大力培育壮大未来产业、新兴产业★。
2025年1月★★★,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★★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、企(职)业年金基金、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,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制度保障★。随着政策逐步落实,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来自中长期资金支持★,资金结构将更加稳健★。
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“综合整治‘内卷式★★★’竞争★,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★★”,部委地方系列举措传递出优化市场环境、避免因短期利益而陷入恶性竞争的鲜明信号★★★。今年全国两会将进一步探寻“反内卷”的破解之道★★★。
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★,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★★★。针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个检查事项★,草案要求★★★,应当尽可能合并或者纳入跨部门联合检查范围。另外,草案要求,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、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★,不得实施没有法律★★★、法规依据的罚款★,不得向民营经济组织摊派财物★★★。加快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,将从法律制度层面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★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新的五年规划也呼之欲出★★,这是一个具有承上启下意味的重要节点。